
导语/Introduction
3月14日,国际数学日(Pi Day)如约而至。这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2019 年批准确定的日子,旨在彰显数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基石作用,激发数学创新活力,传播数学之美与实用价值。融合部的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,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旨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,提升科学素养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共包含12个节目,各班同学自主构思、策划并实施。从创意构思到舞台呈现,同学们集思广益,发挥创造性思维,充分展现了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的能力。节目形式多样,涵盖歌曲、舞蹈、游戏、短片、魔术等,精彩纷呈,趣味无限。

小短剧 “Pi 的课堂”
同学们分饰老师、同学等角色,再现了关于圆周率这一知识点的数学课堂学习场景。同学们还准备了PPT科普相关内容,搭配精心设计的诙谐剧情,幽默与知识同时输出,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相关知识。

魔术表演“卡牌找卡 Pi”
魔术师随机邀请台下一位同学上台抽取一张扑克牌,随后大秀 “魔法”,将扑克牌变为 3.14,引发台下尖叫连连。

互动 “Enjoy the Pi”
表演者们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圆周率的表演与科普。同学们先讲解圆周率的来历,再抽取两组观众上台比赛吃派,最后进行问答环节。在美食与笑声中,大家享受着知识的“美味”。

舞蹈 “Pi 的魔力The magic of Pi”
伴随着《圆周率之歌》,同学们围成一圈,模拟圆的形状转圈圈。魔性的歌曲、欢乐的节奏、活力的舞蹈让观众忍不住跟着舞动,在被“洗脑”的舞蹈中开怀大笑。

歌曲 “圈圈圆圆圈圈”
同学们别出心裁地借用了林俊杰的经典流行曲目《江南》,熟悉的旋律、美妙的歌声,让大家惬意地穿梭在 “圈圈圆圆” 中。

创意秀 “3点14分我在干什么”
“3点14分我在干什么?”,同学们抓取3点14分这个时间点,发挥细致的观察能力,放大这个时间段学校中“众生相”,用默剧的形式进行模仿,抽象又还原的表演让在座的同学好像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忍不住会心一笑。

讲解 “Pi 计划”
主讲同学讲解圆周率的计算公式,讲述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,然后通过抽问的方式与观众互动,大家其乐融融,共同学习。

演出 “Pi Pi 穷年”
同学们用投入的演出带来了一场关于圆周率的视觉盛宴,用 “时光机” 请出古今中外关于圆周率的数学家,抛出问题,让观众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中。

短片 “重生之我是无理数”
同学们用视频的方式,以独特的叙述语言,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圆周率的由来,生动有趣,令人印象深刻。


接下来的三个节目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,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。
“男生女生向前冲”
游戏分两个环节,一是画圆默契挑战,两位同学组队上台画圆,肉眼可见最圆的小组获胜;二是猜谜语挑战,围绕 “pi”“数学” 或 “圆” 展开,随机抽取台下观众回答。现场同学们热情参与,现场气氛火热。

“我是配‘角’,不敢吃醋”
游戏包含猜角度和计算题目,同学们举手抢答,在不丧失趣味性的同时,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奥秘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。

“记忆大比拼 & 指尖上的秒杀”
“记忆大比拼”环节,参赛者有45秒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,30秒在白板作答,全对者获奖;“指尖上的秒杀”环节,每轮八人参加,掐秒表时间离3秒14最近的三人获胜。

Pi Day 是弘扬数学文化、激发科学探索精神的全球性节日,融合部举办这一主题活动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,同学们跳出课本框架,亲身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与实践价值?;疃唤龅闳剂硕月呒评碛氪葱滤嘉娜惹?,更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数学在科技、艺术、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在活动中,同学们提高了数学技能,锻炼了创造性思维与沟通技巧,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彰显了学部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,为培养未来数字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播下种子。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,以理性思维与创造力拥抱更广阔的世界!
